“我屮艸芔茻”,四个字分别读作:chè、cǎo、huì、mǎng,一句网络上流行的吐槽话,用四个都和“草”相关的生僻字,来嬉笑调侃。如果你只是用来当作“怼人四连”,那实在有点可惜,因为这里面其实很有故事的。我们今天话题,就从“屮”开始。
很多人乍一看,可能觉得这个字写错了,你看上半截明明是“山”,可笔顺不对,而且最后这竖画还把“山”给“扎穿了”。没错!穿的就是山!
这个字的读音是(chè)。在古代它还有一个读音,是(cǎo),这是指草木刚刚长出来,还是嫩芽的样子。
那么它长大一点是什么样呢?是“屮”+“屮”=“艸”(cǎo)。这个字,就是“草”字最初的写法。而现在我们所认知的“草”,最初其实就是皂角。皂角的皂仁外面,有一层黑色的鞘状硬壳,像是盔甲。所以字形用“艸”加上“早”表示,“艸”代表植物,而“早”的本本来含义,是“日在甲上”,“日”下面的一横一竖,现在看来是“十”,实际原本是“甲”。
古人对“草”的感情,还是很深的。造了“屮”和“艸”这两个字还不够,毕竟草大多成片出现,俗话说“草多力量大”,是不是?于是“三个屮”在一起的“芔”也出现了,读作(huì),意思是“艸之緫名也。”也就是说,各种草,所有草。现在这个字的写法是“卉”,简单多了。“花卉”这个词,原来说的就是“花草”,换了个字,改了个音,读起来立刻高大上了许多。看来不明觉厉这招,古人就能熟练运用了。
还不算完,四个“屮”的“茻”也被造出来了,读作(mǎng),就是好多好多,好多好多的……草。古人造这个字是闲得无聊么?当然不是,天生我材必有用,古人造字都是凭借对生活的观察和体会,然后运用智慧,把这些经验通过汉字来提炼出来,这就是文化。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iooj@foxmail.com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