薅羊毛

薅羊毛,“薅羊毛”是网络用语,泛指利用商家各种优惠活动合法获利的行为。以相对较低成本甚至零成本换取一些网络平台、商家给予消费者的让利,简单地说,就是在网络平台上寻找漏洞去占企业的便宜。

也就是说,“薅羊毛”虽然客观上也是获利,但这是积极参与商家推出优惠活动的结果,商家对于行为结果的认知和参与者是一致的,不存在被欺诈的问题。

现在多指利用规则漏洞或者通过钻研规则,在规则之内获取一些小利益。通俗来讲就是占便宜。

现在以80、90后为代表的新兴都市族们对银行等金融机构及各类商家开展的一些优惠活动产生了浓厚兴趣,并专门出现了这样一批人,搜集各个银行等金融机构及各类商家的优惠信息,在网络朋友圈子中广为传播,这种行为被称作薅(hāo)羊毛。

而说起“薅羊毛”,就不得不说“羊毛党”。他们通常自称为“羊圈”,主要分为职业羊毛党黑灰产、线报群和贪小便宜的兼职羊毛党三个层次。他们的目标只有一个,那就是接收商家活动信息并趁机薅羊毛。

贪小便宜的兼职羊毛党

通常利用闲暇时间注册各种账号,接收验证码,只为“薅得”一两块红包的底层真实用户。

职业羊毛党黑灰产

利用技术开发研究商家的优惠活动设计漏洞,再开发相应的程序,修改控制优惠活动结果,“直接拿钱走人”。

线报群

有线报员帮忙收集互联网上所有的有奖活动或福利信息,收集全网的红包活动,每天推送上千个红包,群员就按照线报员的指导“薅羊毛”。

人手一部手机,利用商家推出的各类送红包优惠活动,或者从网络金融产品活动中抽成赚钱,一元、两元、五元···对于那些“羊毛党”来说,在薅羊毛的世界里,他们都是“行家里手”,都在很“用心”地对待这个事,但是,“羊毛”薅得太多太狠,可能会涉嫌违法犯罪哦!

1在商家开展的各种优惠活动中,如果职业羊毛党黑灰产利用平台漏洞领取优惠券或直接拿钱走人的,如果数量巨大,则有可能构成诈骗罪。当然,一般的利用平台漏洞领取优惠卷的行为并不会构成犯罪,但可能要返还不当所得。

2信用卡本来是为了满足人们超前消费的需求,由银行根据个人信用评级及能力而发放的,但是有的人却将牟利的目光瞄准了信用卡,使用POS机来套利。羊毛党还会通过使用POS机制,制造虚假交易,达到信用卡套利的目的,则涉嫌非法经营罪。

薅羊毛

薅羊毛与违法行为也仅仅一线之隔,违法行为与“薅羊毛”的关键区别就在于,商家的主观认知不同,一个是主动让利,一个是被骗受损。

源于1999年CCTV春节联欢晚会小品《昨天今天明天》,白云大妈在给生产队放羊的时候,从脱毛的羊身上薅羊毛来织毛衣的情节。薅羊毛举例:

咖啡店第一杯咖啡免费,有人发现之后就去喝第一杯咖啡,这个就可以称为薅羊毛。

某人发现有某淘宝店铺28.8元可买4500斤橙子,于是赶紧下单,料定店主是设置错金额不会发货,再投诉店家不发货来获取赔偿金的行为也叫薅羊毛。但从道德上讲这样是不合适的,可以从羊毛的价值将薅羊毛升级为:吃羊肉,喝羊血。

商业社会,让利优惠打折作为商业促销手段司空见惯,由此促生消费者“薅羊毛”行为无可厚非,愿打愿挨各取所需,不损害他人利益,不损害社会公众利益,更不损害国家利益。但消费者也要掌握适度原则,确保参与的活动均是商家主动推出的。只有这样,才能形成商业共赢的局面。

消费者参与的“薅羊毛”行为,要按照平台相关规定进行操作并领取正常范围内的优惠券,获得合理、正当、合法的利益。如果利用平台数据不同步进行牟利,就不是正常的消费行为了,轻则要承担一定的民事责任,重则触犯刑法,涉嫌刑事犯罪。因此,我建议大家不要利用平台数据不同步从事获益行为,更不要以此作为牟利的手段。切莫因小失大。

日常生活中,商家又该如何避免被“薅羊毛”呢?

A

● 修理补丁:无论是服务器系统安全漏洞,还是web开放框架,都要进行及时补丁,邀请专业人士查看指导。

B

● 更新设计:各种优惠活动制作的二维码、优惠券等在设计上要及时进行设计更新,或者使用加密技术予以保护。

C

● 及时断网:一旦发现有“黑客”入侵盗转资金,要立即断网,保存好犯罪证据。

D

● 报警求助:对于发现有重大安全风险的盗转、恶意销毁证据的行为,要及时报警求助。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iooj@foxmail.com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本文链接:https://www.xincibaike.cn/geng/39909.html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