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概是从鲸吼的想法到现在刚好1000多天,想在这个特殊意义上的节点,跟大家聊一聊,鲸吼的前世今生,以及我个人从实践中获得非常宝贵经验和独特的一些感受,我相信这些内容一定具有不错的价值,提前感谢你的阅读。
起源
南方车站的约定
前年(2019年)的一月底,春节前最后一天上班。BJ金融中心一片轻松——年会早开完了,各位领导悉数请假,提而我呢,手上需求都做完了,今天应当犒劳自己摸个鱼。于是我打开了PPT,开始写鲸吼的可行性分析,从定义流行文化、生命周期研究、需求分析、用户群体组成、现存社区现状、商业模式到自有资源等,分析这件事是否真的可行。
时间回到2个月前,在11月的一天,产品中心大家都忙着手里的工作,我目不转睛看着电脑屏幕上的Axure,对邻桌的同事Z说,“现在,为什么没有出现一个引领流行文化的社区呢?”
当你有一个想法时,就会特别希望跟别人深入讨论,或者说想说给别人听听,像极了一只想要下蛋的老母鸡。刚好,Z就是这样一位经常愿意跟我一起探讨问题和想法的同事。
随后我补充到:“比如六学这么强烈的影响力,比如很多游戏、电竞领域特别有趣的梗,如果我们能做一个收录,或者对梗的起源进行考究,发展用例进行举例,或许再拓展一下社交场景——梗的情绪是如此的妙不可言,如此的强烈,这也许是一件特别值得做的事情。”,我等待着他的回答,如果他回答是不怎样,我会马上放弃,因为相比我的天马行空,他通常严谨得多。
“是啊”,停顿了片刻他吐出来了一句。他的表态是肯定了我的想法,我知道他对六学很有研究,在六学的传播的早期,就是他分享给我有关的内容的。随后几天,我一直围绕这个主题紧紧思考,如何从产品的层面去架构这样一个社区,但终究因为工作的事情,慢慢落了下来,便没有再去想,也有一部分原因是大部分人在面对一件巨大工程量的事情时,多少有些有意无意的忽略。
有一天,大概是12月底,下班时,我和Z一起去等公交。重庆的软件园距离最近的地铁需要乘一小段公交车,而八号楼走到公交车是一条有点远的石子路,临近上车告别时,“如果你不做(指上面谈到的这个想法),那么,我就做”,他突然说到,我似乎受到了一半震惊,一半鼓舞。震惊的是,如果我不做,这个看起来还行的idea就会从我手里跑掉,我的成名和发财梦啊,就没了;鼓舞的是,他完全明白了我的想法,同时一向严谨的他也认为这个值得去做,间接证明了我的这次想法可行性很高,不假思索,“年后来,就做,一定!”,我充满热情和信心答应他到,他的背影在公交车里混入人群,逐渐远去。
别闹,真的能做吗?
在可行性分析的第一页,我为这个项目取的名字是“有梗”,这是一个符合人类直觉的名字。
第二页,我开始定义了什么是梗:复用经典产生的妙。这是一句足以定乾坤的话,因为它从根本上区分了“网络流行语”和“梗”的区别。什么是网络流行语呢?流行但不一定有趣,复用只是在复读。比如“窝窝头,一块钱四个,嘿嘿!”,这是典型的网络流行语,它的传播只是因为DY流量巨大,流量赋予了主观印象上的惯性,惯性会导致重复,重复则会假装有趣,然后人们纷纷开始传播,并且不区分场合——你甚至可以在排队打饭时听到有人脱口而出。
那什么是梗呢?以“六学”为例,六学诞生并不是一蹴而就的,首先它需要一定的客观基础:章先生的过度消费西游记 ,各种平台恰烂钱、复读机似的表演、学签售会上的鬼畜动作、灵堂卖片、微博周期律、对西游文化据为己有,种种吃相难看的行为,彻底惹恼了很多网友,于是一些才华横溢的网友,譬如毕导等,自发地开始了六学的探索和定义,经过网络传播和微博、贴吧、知乎社区力量的发扬光大,六学瞬间在互联网掀起浪潮,一股对文化主权捍卫的浪潮。
六学是深刻的,因为它推到了神像——章先生扮演的孙悟空曾经被整个中国人认为是“不可能超越的”经典形象,在之前章先生的风评也是极好的,猴年春晚没上网友一度为他发声谴责央视的不作为;六学也是抗争的,因为它解构和反讽了文化独裁——章先生一直来对西游记文化的霸占,把《西游记》出版物封面改为自己的照片,把吴承恩的故居挂着自己头像,此种种对文化的占有招致人们的反击,最终以六学的兵不血刃获胜,章先生此后收敛了很多年,西游的封面终于正常,吴承恩的故居也去掉了章先生的画像,当然他口中美合拍这么多年了也没见上线,估计是黄了。
凡作“学问”云,必有其精神内涵。六学作为一门学问,核心要义便是对“文化主权的捍卫”。其学问下面的子梗,更是大放异彩。如“战术后仰”,是六老师的经典动作,它几乎是一种你未曾听过但一看到动图就会拍案叫绝的动作,那是一种强烈的戏剧式表达,“什么是国际巨星啊” ——战术后仰,构成了流行文化中对吹牛进行否定的要义表达;如“章口就莱”,形容人们胡说八道;如“两开花“,开吗,开!
此上,六学便是梗,而梗,是拥有精神内核的,玩梗是复用经典场景时伴随产生的妙感,这就是梗在核心与流行语的区别。因此从一开始我们立意,鲸吼要做的,是做以梗为切入点的社交,而非收录流行语的网站。
可行性分析的后面,大致内容是对互联网跟梗有关的用户进行了大致区分:1%的创作者,9%的灵敏传播者,90%的被动接受者;也对目前市面上互联网跟梗有关的社区做了一些分析和调研,比如萌娘百科、抗压吧等。最后,鲸吼的定位非常明晰地出现了:以电竞、游戏为核心内容为切入点的兴趣社区。举个例子,B站是以ACG内容为核心以弹幕玩法为切入点的视频社区,鲸吼是以电竞、游戏内容为核心以玩梗切入点的兴趣小组社区。
人类白嫖终极指南
其实到创业两年多后,我才明白一个道理:创业其实跟个人能力关系有关,但不是决定性的,创业对已有资源的一次整合,但如果你没有资源呢?不,你肯定有资源,你的能力、见识、朋友、资本都是资源,只是这些资源质量有多高,能不能为你所用,你的整合力度有多强,决定了你创业能走到哪一步。
鲸吼团队诞生的过程,就是一部白嫖指南。当时已有了idea,自己又是产品经理,则还需要一个UI、几个开发者。从现在的角度去看当时,比较深刻反思的来说,如果一开始就去做社交,那么路线必然是走融资,因为社交前期肯定是赚不了钱的,社交距离钱太远了;如果是先做内容,再由内容吸引流量,引流带来内容,这样算是依靠内容转流量的钱,很多小站和个人站长都是这样做的。
我犯了一个错误,因为“有梗”这个项目,从我个人的资源来说,最适合应该做的是网页端,因为要做的是内容,那么应当有限去做SEO,去吸引流量。但当时的我认为,在移动互联网时代做网页web很傻——至少很落后,于是坚定地先做APP。我当时第一个找了八戒的客户端同事G,他看完我的可行性分析后,很爽快地答应下来,于是我又找了高中同学GL,他是Android开发,他问了我几个商业化的问题,我认真回答后他也同意了。后端呢?得需要一个大佬坐镇,我盯上了当时公司的后端组长飞哥,于是我火急火燎给他发了报告,但他直到春节后才回复我,表示愿意试试。
UI是一个大问题,众所周知,UI更多的是愿意做外包而非联合创业。我抬头看了下公司当时仅有的一个UI小哥——他已经被好几个产品的需求和行政的平面设计压垮了。。我饶了他一命,思前想后,发现自己能去说的设计师真的很少。于是抱着试试的态度,我在“破茧成蝶”读书群里发了一条消息,说目前有一个项目,需要一位合作者,暂时不能付钱,因为性质更多是创业。可没想到,这种近乎白嫖的方式,有好几个加我。第一位加我的是C,C对我的idea很感兴趣,我随后把可行性分析报告发他,他看了后问了我几个关于产品形态的问题,说认真考虑下回复我。幸运地是,不到一天,C答应了我,我人差点飞起来。yeah!
年后我便规划了一下产品的大致阶段,产出了第一个mvp版本的产品形态。UI投入设计,开发准备工作。
剩下的问题便是多而复杂的:公司注册、股权分配、商标、开放平台注册的问题,很多人会疑问,为什么要花这么多精力去做这些对项目没啥帮助的事情?因为搭建公司、进行商标注册、进行股权分配,是一个项目以后走向更远的必要基础,也是以后团队稳定的必要基础,特别是股权分配,不仅事关成员的核心利益,也关系到后续融资的大事情,所以一开始就得做,而且得做好。
后来有人问我,为什么不做小程序?我很深入地思考了一些问题。在2017年时我曾是小程序的狂热拥趸,因为“用完即走”的概念非常酷,加之微信海量的流量,我觉得小程序必然会大火,潜力十分巨大。但一切便利之中都暗含着价格,微信之所以是叫微信,就是因为它是有规则的,这种规则并不只是微信的运营条例,它还包含整个腾讯集团的利益导向——这意味着,如果你没有比较高壁垒的大本营,仅仅在微信的生态下讨一口饭吃,那么这口饭,是要看脸色的,也就是你“你不能在一个社交产品去做另一个社交”,小程序当然是有红利的,它的红利就是微信带来的巨大流量,所以小程序一定会做,但一定不是做社交,而是作为一个桥头堡去做内容,去引流,去做广告变现。但也不是现在去做,而是在web和app的流量增长缓慢的时候,再去做小程序。别一开始就拉长了战线,用光了所有的潜力。
自此,团队搭建完成:一共大概7个人,鲸吼的团队是业余、异地协作的,鲸吼的每一位成员都是没有工资的,但我都分给了我唯一能提供的股份,鲸吼假使有一天成功,一定不负他们。鲸吼的成本都是个人掏的,所产品运营、用户运营和产品设计、测试、推广、商业对接也是我一个人负责,作为核心创始人,这些也应该我来做,我就是那个拿着指南针的人,如果我的决策错误,或则对流行文化把我失误,那么后果就是灾难,所有团队成员和社区用户的努力将会白费。
如何取个”让人一惊“的名字?
互联网的取名,一般有两个思路:一是浅显易懂讨巧取宝,比如淘宝,一是名字好听有新意,引起大家好奇,比如积木这类。鲸吼为什么不叫有梗呢,很简单,因为商标过不了。有梗早被各类注册完,如果冒着风险去做,那么彼时人家拿出商标权,要你下架你就得下架。所以“有梗”这个名字,是注定用不了的。为什么不叫梗百科呢,因为梗百科的商标在吃素的狮子那里...
我找了很多名字来,一个一个反复读,觉得好听贴切的便留下来,最后留下来的集中去查询商标是否注册。吐氧是我一开始很中意的名字,因为tooyoung,这是老者梗的遗产(该打,长者人还健康着呢,咋就成遗产了),我想以它为起点,但团队里有不少人有意见,认为“吐”字很不好,因为它是一种负面的动作,会对社区造成不利的影响,氧跟医美又太相关,总之是不太好的。
随后我找到了“吨吨”和“咕咕”,吨吨吨~苦酒入喉心作痛,想必大家对这个场景已经很熟悉了,咕咕咕则是鸽学的意思,但再再一次查询,商标被注册完。
“鲸吼”随后出现在我的眼里,它是指鲸鱼在大海里的巨吼,取自唐代诗人林宽的《送人归日东》:
沧溟西畔望,一望一心摧。
地即同正朔,天教阻往来。
波翻夜作电,鲸吼昼为雷。
门外人参径,到时花几开。
我觉得这个名字的意境很好,鲸吼社区是一个小社区,但希望有朝一日它的影响力,能在整个中文互联网中发出像雷声一样的吼声,让暗夜变为白昼。这是叫“鲸吼”的来由。
你别先吹,鲸吼到底是个啥玩意儿?
鲸吼虽然在UI层面很像知乎(也许因为我是知乎的重度用户...),但是跟知乎完全是两个产品,非要说在数据上有相似的,那么应该是豆瓣。
豆瓣,大家知道,老文青聚集地了,可惜现在成为了女拳师俱乐部。一个以电影评分起家的社区,后面拓展了书音影评分,同城,集市,小组等等。但基本的,豆瓣的核心数据层是电影词条和小组讨论。
电影,包含了基本的年代、类型、导演、演员、剧照,然后就是评分(包含影评和短评),小组是以电影为主体的讨论区域(当然后续也开放出来,小组并不依赖电影出现),因为针对电影,人们有很强烈的情绪讨论一些自己的看法,或者提出疑问,希望得到解答。这里,电影数据和小组数据,是一种共生关系,是有联系的两层数据,这是有成功的先例的。
同样,鲸吼也有两层数据,一层是梗词条,包含百科、图片、视频、周边等,一层是围绕梗主诞生的小组,比如《巫师3:狂猎》有很多梗,那么这些梗的梗主,也就是所有者是游戏《巫师3:狂猎》,围绕《巫师3:狂猎》建立的小组,可以对游戏进行集中讨论,比如游戏攻略,游戏玩法,求助,长贴更新等。
梗和小组的帖子是如何联动起来的呢?是通过脚标联系起来的,在发帖时,可以选择社区任意一个梗词条作为帖子的脚标,这样一个完整的帖子包含:标题,内容,图片,脚标。脚标有什么意义呢?这里就要说到社区更希望大家优雅地玩梗,希望把梗作为一种情绪,能及时反馈在小组的社交场景中,而不是返回到qq微信再去表达。反过来,从帖子的脚标可以点击梗词条,进行查看梗百科内容。情绪的互动和共鸣,就是社交最核心的要素。
所以,鲸吼要做的不是收集全网梗词条,而是梗的秒感去联动有趣而多样的小组,换一句话说,鲸吼是希望成为Z世代青年的兴趣部落,也就是下一个世代的“贴吧”。
为什么说百度搜索罪该万死?
注意这里只是骂了百度搜索,而不是骂整个百度,希望百度团队看到了后不要有什么误会,搜索团队本来就该骂,全国人民有义务一起骂。先说说,取代贴吧的必要性和迫切性。贴吧目前是什么情景呢,要死不死都没人管的地步,但它又不会彻底死,很着急,既然不会自己死,那么就应该出现一批挑战者。贴吧曾经是一个明星产品,也是以前的最大的中文社区,在12-16年前后,我上大学那会儿,从学校的贴吧认识了无数朋友,那时的贴吧有无数新鲜有趣的内容,背锅吧抗压吧也是从那个时代慢慢成为电竞领域和部分流行文化的主宰。曾经的贴吧给我们带来了无数欢乐,但随着百度的不作为,瞎更新,过度广告,乱运营,贴吧,移动互联网的崛起,贴吧算是正在走入了坟墓。
贴吧是怎么迭代的?可以说没有迭代,那百度的人都在做什么呢?卖血友病吧给商人,卖吧主位置,删2017年前的帖子等等骚操作,核心用户流失十分严重,广告泛滥,帖子质量下降;前段时间我更新贴吧,出现了几个骚操作:一个是web的贴吧在已经登录上账号后仍然要求App扫描,什么nt政策,一切向App导流看是吧,真的跟百度App一个德行;最最最叹为观止的地方是,百度贴吧App看图,竟然在点击图片的下方,加了广告,点开图片!看广告!这!绝了!
其实分析百度整个从2012年到2021年的路线,不难看出,百度过去十年最大的两件事,一件事是在2014年前后错过了移动互联网发展的浪潮,百度是做web起家的,自然对移动互联网感受迟钝了不少,因此当微博、微信、支付宝、滴滴、美团在移动互联网爆发出巨大的前景时,百度急了真的急了,自己怎么走着走着就落后了呢,于是开始了急病乱投医,比如照着美团做百度糯米,比如看着饿了么做百度外卖,有什么他就跟着做什么,投入了无数的资源。但问题是做了这么多,百度的股价跌得不成样子了,因为资本并不好看一个去模仿别人的公司,你的核心业务呢?抄作业的人是真的学得好的人吗?另一个事,就是百度在已经追不上的时候,重新确定了战略目标,也就是要弯道超车直接做Ai,2017年陆奇博士加入了百度,直接向李彦宏汇报,掌握极大的生杀大权和资源,于是百度风风火火开始去做Ai,从结果来看,百度AI还是真的做得非常不错的,社区不少地方都免费用到了Ai的能力。只可惜作为改革派的陆奇博士还走了,内斗实在严重,这点在中国历史上重现了一遍又一遍,有什么办法呢,它能彻底改变,它就不是百度了。
但话说回来,百度搜索先不谈体验,也不谈卖广告、竞价这些操作,单单就说史上最恶心人的一个事情,就是做百家号。大概是嫉妒微信公众号的巨大红利,百度不知道谁瞎提议自己做百家号,做就做吧,结果搜索给百家号最高的权重,导致搜索结果前十,都是百家号的内容,而百家号的质量是什么水平,无数营销号和野生小编生造内容,用户体验更是无从谈起,搜索的用户体验跳崖式地下降。最最要命的是,百家号挤走了无数中文小站,无数站长此后放弃了百度搜索,去做谷歌。百度做百家号什么性质,相当于主持局面庄家自己下场,自己制定规则自己玩游戏?互联网之所以是多样式丰富性,就是除了大站还有无数的小站,这些小站虽然内容不是那么热门,领域比较小众,但质量很多都是原创的有价值的,正是有了大站和小站的共存,整个互联网的生态才能完整有趣,丰富多彩。而百度呢,把搜索的结果全部导向自己,网站没有流量,站长还做什么内容呢?干脆死绝算了虽然今天百家号的内容质量提升起来了,但是古尔丹,代价呢?无数倒闭的小站,无数倒戈谷歌的站长呢?中文互联网的生态烂成什么样子了?。所以百度搜索应该向全国人民谢罪,百家号更是头号战犯。
早期几次的迭代犯了战略性错误
什么是战略?就是你有多少资源,处于什么阶段,应该做什么事情,期望做到什么效果。说起来简单,但是做起来很难,绝大部分人,包括我自己,对于自己的认知是远不到位的,在这种情况下,很容易处于一种幻想去制定决策,进而导致整个团队白费力气。
鲸吼的1.0版本其实很mvp,主要是围绕梗词条:词条的分享、截屏、重复编辑、贡献编辑者,都是相当完善的。有一个热榜,有一个分类。在个人信息这块做得很简单,因为如果是完整的注册,需要大量短信,其实短信接口很不稳定,很担心用户收不到短信,于是直接做了qq和微信的快捷登录,但这里也明知有坑也硬着头踩坑了——web和app的qq微信登录,openID是不同的,也就意味着以后用户的账号永远是两个无法整合,但为了节省成本,只能先这样了。我记得知乎曾经就犯过这样的错误,在2014年前后让用户放弃了一个账号,手机绑定了一个账号。真是没有钱的人家,处处是心酸。
1.2版本,我们把小组的讨论做了出来,之前计划是在10月份前上线的,因为S9的比赛已经开始,我希望通过电竞梗文化为吸引点的方式,让鲸吼第一批用户有比较稳定的讨论焦点。尽管上线比较迟了,但是通过一些引流,还是有不少朋友来到社区,进行了讨论——虽然他们后面很快流失了,但鲸吼的目标和定位:以梗文化为切入点的电竞讨论中心,得以确立。
1.3版本主要是对用户体验进行了深度优化,包括一些交互,视觉层次的内容,比如梗词条的展示,效果很不错。
2.0大版本,是11月就把设计做出来了,但是因为团队是远程协作的关系,所以一直到新年1月底,ios版本才得到测试。Android可能会晚不少。2.0主要是对社区全方位的改造:重新架构,重新设计,对用户进行了梗文化的引导,对梗词条的展示进行了盘点式的设计,对梗图也有一个新单元进行展示,小组的权重上升。
总的来说,2.0是为了留住用户,然后希望让用户积极创建讨论的内容。
通过回顾以上版本,战略性的错误在哪里呢?在于前期没有以内容为核心,而是以创作为核心,既然用户大部分只会看词条,为什么不围绕内容去做展示和阅读,而要去围绕核心用户去做创作呢?中期的战略性错误在哪?在内容做起来有些吃力的时候,选择去做了更难的小组,打个比喻,五年级升六年级觉得题难,于是选择去读初中。问题未解决,去做另外一个就能做起来吗?难,特别是小组讨论,我花了很长时间才认识到小组讨论是多么依靠资源、运营的时效性。那是后面我去豆瓣的电竞九组逛了一圈,发现这个组仅仅4000多人,但是活跃度非常非常高,我发了一个帖子,短短5分钟就有200 回复,虽然是骂我的,但我当时就被震惊了,这些人很多不仅是电竞俱乐部的粉头,也有几乎是内部员工的成员,他们的内容几乎是全网独一份的,我羡慕,我好酸,如果我认识他们,何愁电竞小组讨论做不起来。
鲸吼所引领的数次流行文化浪潮
六学刚刚兴起时,我已经见识到了流行文化所拥有的巨大影响力。但那会儿只是一个在比较前沿的创作者,而到了19年8月份,我意外成为了明学在全网最早最大的传播者,这当然是站在毕导等前辈肩上完成的。在早期我有意识到这将是又一次浪潮,我积极收集材料并通过大量资料进行总结归纳,终于在知乎的话题下,得到了2万赞,浏览数超过150万,很多媒体和网友在其他平台截图转载了我的回答,最后在全网引爆了“明学”。
在知乎的那个回答里,我挂了鲸吼的链接,给鲸吼带来了3000 的App下载,很了不起的成绩,我们团队都沸腾了:孙哥,我要火了!在那一周里,我们都特别有热情,热情万丈。不过最后留下的用户很少,产品留存实在太差了,体验也很不好,也不稳定,除了热榜,用户几乎没有内容可以看,这才有了下定决心要做鲸吼 2.0——在小组内容匮乏时,我们要把词条以卡片的形式展现给用户,我们以为抓住了用户的需求,可是,真的抓住了么?前面已经给了你回答。
发展
全球高压局势下:流行文化的野蛮生长
小到互联网,大到国际关系,后续的趋势都必然是分裂的,所谓全球化,将变为逆全球化,这是一种人类生产关系下的历史规律。国际环境中,东西方文化的竞争和博弈将进入到白热化的阶段,此后的冲突只会越来越剧烈,战争也并非离我们很远,2025-2027年武统台湾是一个全民皆知的既定方针。国内关系,局势复杂,这里也不多讨论,我们大部分人缺乏统战价值。中年青年的路会在哪里呢,不知道。驭民之术是让民众温饱且愚钝。中国几千年来,最倒霉的永远是农民,除了润之在的那十几年,中产呢,也很倒霉。窃钩者诛,窃国者侯,这是孙子说的,符合规律,但很自私,知道真相,路也在你面前,怎么选择,看自己了。人生的痛苦来自于能力与欲望的差值,只有处于极强和极弱的人才会有纯粹的快乐,像我们中间的人,大抵是快乐稍微多于痛苦的。要么选择躺平,要么扶我起来试试。
中国,是一个披着国家外衣的文明,她有着自己的文明,传统,精神信仰,价值观,社会体制,西方文明是对欧洲和北美、大洋洲的统称,相同的,他们有着相近似的普世价值观,他们是盎格鲁-撒克逊联盟,是犹太人利益集团,东方人不理解西方人的“言论自由高于一切””不自由毋宁死“,正如西方人也不理解中国人这种牺牲个人的集团主义。
互联网的分裂,来自于互联网巨头们的攻城略地,这是一种趋势,也是资本的趋势,资本自带扩张属性。正如在百度里搜索不到淘宝商品和公众号内容,你查找专业领域的事情会去知乎,找寻游戏攻略会去贴吧,八卦内容会去微博,看电影评价会去豆瓣,世界在分裂,社会在割舍,网络在分割,当前的趋势,长期如此。
正是如此,国内言论环境必然是高压的,开放程度也会是收缩的,因为做大事前首先要统一思想,管控舆论,这是汉武帝刘彻学到的道理。国内高压,主流文化必然会寡淡无趣,小众亚文化会在地下野蛮发展,直到其传播和影响力盖过主流化,这是由网络民众的需求所产生的结果。百度贴吧再次放出”傻逼“这个词汇,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管过头了未必是好事。
亚文化的本质,是对主流文化的解构。什么是解构?当主流文化过于正统和严肃时,用一种荒诞的方式来表达,就是解构。解的是主流文化带来的威严和正统,重构的是民众渴望活泼自由的环境。比如苏联笑话,是对斯大林期间的大清洗的一种解构和讽刺;比如孙笑川,是对娱乐圈饭圈文化的解构——娱乐圈的粉丝喜欢到处吹捧自家偶像,让别人来认同他们的偶像;狗粉丝(孙笑川的黑粉)则处处煽风点火,说一切坏事都是孙笑川做的,别人来骂孙笑川,则他们赢,因为他们塑造了一个反面的典型:癞狗凭什么不能做明星?他们也不会输,因为饭圈粉丝的水晶是明星,明星倒了粉丝就散了,但孙笑川社死,粉丝们只会更加开心。
美国禁酒令时期,地下酒馆疯狂生长;文化高压时期,亚文化社区一定会高度发达充满活力,这就是鲸吼所在的时代的”势“。
你是否摸到过人生中那道无法越过的墙?
运营一个社区,到底有多难?真的太难了,太难了,特别是在没有资源的情况下。这两年来,我几乎投入了所有的业余时间,下班后,周末,是滴,我几乎没有出去玩过,在成都除了固定的产品圈子的朋友,也没有认识其他朋友,下班的晚上我几乎是经常做到1点多才睡觉,问心无愧,我真的投入了全部的努力。
都做些什么事情呢,首先是社区内容运营,也就是写词条,虽然社区是UGC,但用户有限,你不能等到一个热门的内容出现了开始大面积传播,而你的社区还没有这个内容,这肯定是不行,所以大量的词条都是我自己来写,而且我有三个账号,等鲸吼web新版本闪现,创作者排行那里,你可以看到,前三的账号都是我的...其次是热榜调整,社区的热榜其实是手动调整的,因为前期人数比较少,用户数据不足以去动态调整热榜;再然后是小组讨论内容运营,太难了,这么多小组,但是用户来了就走,一是没有足够的有趣内容,原创是很难的,很多社区都是直接靠运营搬运,而我哪里搬运得过来,有些用户也是会创作的,但因为人数不多,不能引起足够的正向反馈,比如回帖点赞等,所以他们也流失了。最后是社群讨论,社群是鲸吼的核心用户的qq群,每天引导话题,促进群里活跃,再引导他们创作内容,这也是每天的很重要的内容。如果你引导群里聊天,那么很容易就键政或者吵起来了。。
最糟糕的事情不是付出多辛苦,而是付出没有结果,小组讨论我开始意识到真的靠我一个人做不起来,它真的太吃资源了,所以后面我又几乎是放弃了小组运营,主要把精力放在词条上。
但凡是人,总会有懈怠,总会想拉屎,总会有失恋,总还有各种各样的情况,但我从来没放弃鲸吼,即使是最最最难过的失恋的时候,一直掉眼泪,整天没吃饭,然后从床上爬起来又开始写词条,边哭边写,边写边哭,甚至都看不清屏幕了还在打字,鼻涕都流到了嘴里还在打字。我唯一能做的,就是继续做下去,这是我的理想,我不能背叛自己,也绝不会辜负千万用户的期望。
然后今年9月份又开始在B站做梗百科的视频。人呐,真的,反反复复,困兽犹斗,折磨不停。之前就做了好几次视频,然后中途又停下来,又开始做。不过这次调整了方向,因为之前做的梗百科内容出了一点差错,我科普了好几个神神的梗,于是鲸吼居然被人称呼为新神神之家,涌进来不少神友,发帖讨论都是一锅端、网警啥的。。于是紧急调整了方向,现在做的内容,方向主要是游戏、电竞这边的内容。为什么要去做视频,因为视频内容易于传播,B站的用户对于梗文化是比较容易接纳的,我希望通过B站视频能带来更多的活跃的创作者,创作者带来内容,内容才是鲸吼最核心的壁垒。
国庆8号那天,下午花了4个小时做了一期盘点S10比赛的视频,本以为抓住了流量密码,结果在凌晨更新后只有100多播放,差点心态炸穿,还不如去搬运视频呢,因为前几天搬运的视频直接30万 播放。另一方面是,对于流行内容、流量的把握,仍然不够精准,做事情如果方向不对,做得越多,错得越多。
但因为中间我跟知乎合作了一期小说,当我眼睁睁看到知乎的官方账号,推送那篇小说时,带来一大批阅读和会员关注时,我才发现,什么是平台,什么是资源,它是远远超过个人能力的,人还是要借助平台的力量,去谋求资源。
这道几乎无法越过的墙,就是你的社会资源,很不幸,我摸到了,但是没有办法过去。人,该如何去突破自己的资源层面呢?
最近几个月的想法有一些变化,不再着眼于产品、运营、设计、项目,而是着眼一个人,如何去突破原本的桎梏,突破自己局限的资源层。我发现一个问题,那就是最近五年,我自己的资源其实真的没有太大的变化,五年前能随叫随到一起做事情的,五年后仍然是这些伙伴,这些伙伴是谁呢,我的高中同学,我的以前同事,其实客观来说,他们已经是我最好的资源了,我不认识投资人,我也不认识非常专业做开发的大牛,不认识很厉害的运营,不认识带资源的人,我只有他们,这就是我的资源,但这不足以成就事情。
我开始反思,我在很需要运营资源的时候,我不能去找到一个人帮我分担压力,即使我认识了这样的人,我也没有能力去说服他为我做事情。我很困扰,我应该如何去获得那些资源呢?有一次我在图书馆看冯唐的一本破书,首页有一块介绍他的,我发现前八年他做医生几乎没啥成就,但转折点是他去读了埃默里大学的MBA,随后成功进入麦肯锡工作,于是资源开始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目前看到的突破资源层的办法,也许办法就是去做MBA。
依靠自己,即使再努力,于创业而言,终究是螳螂拉马车。战略上不勤奋,战术上再勤奋都是作用微乎其微的。我们要做的是,寻找资源,整合资源,利用资源。
吹牛吧你,融资也没想象中的难
哈哈哈哈,但其实比想象中难多了。资本有自己的逻辑,资本也从不相信什么梦想,资本只追逐回报,投你那么你要带回十倍的汇报,否则,于资本而言,就是在亏损,这里有一个沉默成本也会计算在里面。资本在投资一个项目的时候,会考察几个要素:这个项目所在的赛道或者领域排名如何,(资本几乎只投前三),整个赛道和领域市场有多大?潜在的消费市场有多少亿?团队的可靠性如何?创始人的社会背景和资源如何?创始人是否是清华北大C9毕业?是否有留学背景?家庭背景如何?是否是大厂出身?是否携带大厂资源?商业模式是什么?真的赚钱吗?
最最最核心的问题,资本问你:项目还凑合,但凭什么是你来做?
我回答不了,我本人属于那种偶尔神采奕奕,但经常缺乏自信。是啊,一个小镇做题家出身,毕业后我没有去过大厂,目前在一个小公司做产品总监,而鲸吼的团队是兼职的,鲸吼还是社交,社交不赚钱。于是在接触了几家资本后,我选择了暂停,因为我选择重新去梳理鲸吼,直到它能展示出足够漂亮的数据。我希望有一天,是资本求我来投资(笑)。
至暗时刻
暂时不做融资,那么只能先暂时自食其力了,也就是依靠内容吸引流量,做网站SEO。于是我开始学习和接触SEO,慢慢发现,鲸吼的web问题真的非常多。因为我们使用了站长之家发现,百度收录的鲸吼的词条非常少,几乎是个位数,这点我非常不理解,因为鲸吼web至少是上线1年了的网站了,并不是新站,其次,鲸吼的内容至少五分之四是原创的,为什么百度就不收录呢,真是百思不得其解。
当然在解决问题前,我们先优化自己的网站,词条的关键词、描述、标题,一步一步去优化,然后是把内容的改为H5,以方便提供锚文本。同时在web和app上新增了添加B站视频连接,这样就用frame标签播放B站视频了,增加了内容的丰富性。
但问题仍然是,百度不收录,或者短期收录了,等几天又不收录了。为此我请教了不少懂SEO的人,但懂技术的不懂SEO,懂SEO的很少懂技术,各种方式都试过,SEO的效果仍然不显著。有一次在谷歌站长群里,一位老站长帮我看了后,指出不少问题,比如首页的内是用的接口而不是链接,网站缺乏外链等。我照着改了,收录那几天好了起来,但问题之后又出现了,百度收录掉了。我真的头疼。
所幸网站的主要流量都来自谷歌、知乎外链、搜狗,百度贡献的流量真的不大,但鲸吼是中文网站,主要的百度不给流量就真的很难受。后来我去搜索学院反应问题,实习的搜索组长回复我说,要加强内容的丰富性,以及提高内容的原创性。这里我怎么也没想明白,直到有一次跟公司里做海外的同事聊起这个问题,发现我在做外链的时候犯了一个很大的错误:因为梗的时效性是非常强烈的,所以我经常在知乎去回答问题或者写文章,说这个梗什么意思,然后带上了鲸吼这个梗的链接,但问题是什么,是知乎的权重是非常高的,百度也会优先抓取知乎的内容,这样一来,我发布的内容肯定优先被百度收录,等到百度去抓取鲸吼网站的新内容时,会发现有词条跟知乎的内容几乎是一致的,从而就会认为鲸吼是复制的别人的内容。。。从而网站权重非常低。百度在网站最早的时期有一个新手考察期,这个考察期也很重要,可惜我当时不懂SEO,也没太管什么TDK和优化,也没定期更新,甚至没有保护内容,也许跟新手期考察效果很一般有关系。但是直到今天,鲸吼在百度的收录仍然只有个位数,即使我们试过了各种方式,手动提交链接,但仍然没有彻底解决问题。
正如前面骂百度那段,百度真的跟我们有大仇似的,也许是我们自身的问题,网站不稳定,加载时间长导致了惩罚,创业最痛苦的事情就是,你根本不知道什么是对的什么是错的,没有人告诉你,只有靠你自己不断摸索,从实践里去获得真正属于你的独特知识和智慧,但这个过程漫长且痛苦,看不见前路。
鲸吼的未来会如何
一句话总结,融资的概率得看后续的数据,后续的数据得看我们的运营方式和产品承载能力。当下依靠内容吸引流量 谷歌广告的方式赚点小钱应该是更为实际的方式。在今年五月左右,我们短暂试了一下ADS(谷歌广告),半天大概有一美金多的收益,当时我狂喜,因为这是大概做了2年多来,鲸吼带来的唯一收益,即使只有一美金,仍然鼓舞人心。按照群里各位站长自己网站的收益来说,一美金大概是用WordPress建站随便搞点内容就能赚到的事情,而我却花了如此多的时间、精力、金钱去做,看上去确实有一些可笑。但我更坚定了一个想法是,我需要先去把流量做起来,无论接不接ADS,流量都是必要的,流量能证明你网站的内容是否是有趣而独特的。接谷歌广告给我一个非常大的启发是,创业的商业模式应该是作为一个核心内容来考虑的,越早考虑越好,形式越丰富越好。
其实鲸吼所谓的梗,远远超过了梗的范畴,在上面我不仅给朋友写了传记(虽然标题是一个梗),也给写了很多不同有趣的内容,比如本篇社区故事。它越来越像一个话题,而非局限的梗,但它最基本是有趣的,我觉得在广泛的意义里,它可以这样去做。
除非想不通,否则劝你真的别去创业
多年后回想起2017年4月份的那个阴天的下午,我站在重庆光电园楼下的等待产品助理的面试,我就知道,产品经理会是我喜欢的工作。每一位产品,在开始进入行业时,没有人不会想着有一天,自己做出一个让整个互联网都知晓的产品,特别是社交产品。鲸吼自然就是我个人的理想,也是我作为产品经理的理想。无论鲸吼成不成,它都是我生命中非常宝贵的一次经历,也极大提升了我认识自己、看待世界的能力。
即使时光倒转,再来一次选择,我肯定还是会毫不犹豫选择创业,但比较理性的今天,我仍然劝解大家,除非你真的想不通了,尽量别去创业,因为它真的太孤独太苦了。
以前我有个特别不靠谱的认识,就是觉得自己创业了,哇,应当所有人都会关注自己,欣赏自己,走在哪里别人都会注视你。但其实只有孤独,和不被理解。随着时间和经验的积累,当一个人对一件事情的认知达到了一个独有的高度时,他是很容易不被理解,那么他的选择就是对的么?不一定。认知,是一个人对事物和世界的一种反馈,但做成一件事,是跟很多方面都有关系的。
还有真正意义上的孤独。坐在电脑前,我看着窗外有的时候是天气晴朗阳光明媚,有的时候是阴雨连绵,我才发现,这并不是同一天,而是好几天。我看着窗外楼下的人们推着婴儿车,买着蔬菜,小孩子在追逐大闹,老人在拉伸腿部,我听不见声音,房前的玻璃是双层隔音的,我只能看见他们,很孤独,我在想象我是他们,我也许并不孤独。电脑上是打开的视频页面,还没配完字幕。
与此同时,我自己的工作也是很辛苦的。记得刚去公司时,在天府三街新希望楼上的一个小房间,公司加我三个人。老板面试了我后,很快确定了我。而这两年来,我在公司做了10个从0到1的产品,包括windows、App、出海产品,后台和web就不说了。现在公司已经20多人了,营收增长了快三十倍。十多个开发、五个并行项目组,而仍然只有我一个人产品,我也快到了个人能力承载的极限,国庆后一直在忙招聘的事情。
其实如果我仅仅是做好自己的工作,按照我的收入,会很轻松的,为什么要去创业呢,为什么要那么辛苦,投入金钱和精力,牺牲掉所有的业余时间,没有爱情,没有聚会,为什么?
因为人大概总要去探索生命的可能性的,对吧?
虽然没有成功过,但是还是要致谢(笑)
感谢所有帮助过我的朋友、投资人,真诚地谢谢你们。然后是谢谢团队里的每一位成员:杨飞、唐精一、唐中华、龚学刚、俞淼、龚礼、陈嘉河、陈川/吴东。感谢鲸吼社区核心用户群的200 小伙伴——他们是我从知乎、贴吧、B站邀请过来的优秀的创作者。其中,阿王、大头带哥、武陵人、武状元马保国、koko、小黑、小强、兵部大辅平景清、欧阳凛、蔡鸡_丈育、nanase的老公、RegardSFA、随风忆尘、空城幽梦碎离愁、呜嘶、bow-car、形而上学亚克西,感谢其他好友比如小琦、小熊等等用户,给予了鲸吼社区很大的帮助。
感谢西南菜园子群里的400 产品和运营同行——尽管他们经常吐槽这个产品,其中:周玄子、李里里、唐静梅、朴总、刘冰冰、C姐、薇薇,他们有的给予了必要的帮助,有的在迷茫的时候说了给予了很多鼓励,路很长,我才得以继续,没有放弃。感谢我的高中同学与亲人们:洋仔、二胖、朱敏、秀姐、罐罐、周思聪、王嘉婕等;
谢谢正在看此文档的你,谢谢你,愿意让美好的事物可能发生。
2021-10-15 白熊君于成都公司摸鱼写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iooj@foxmail.com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