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定俗成,往往是谬误;格格不入,往往是真相,但更重要的是需要去思考,去实践,去验证,一贯如此,所以就是对的么?
起源
出自最初发表于一九一八年五月《新青年》第四卷第五号的《狂人日记》,为一部暴露家族制度和礼教的弊害的小说。
发展
传闻:(未经证实)鲁迅与三五个好友一起出去吃饭,其中有个朋友还带着一个孩子。孩子很聪明也很好动,并不害怕几位长辈,谈吐间也是不卑不亢。在那饭桌上,侍者上了一盘鱼丸,在大家都在称赞鱼丸味道鲜美的时候,那个小孩却说:鱼丸是坏的,变质了。面对小孩的提问,大人们又多吃了几块鱼丸,发现并没有小孩所说的变质情况,鱼丸自然味道鲜美。这个时候,小孩的父母就开始斥责他了,觉得他是无理取闹。其他的大人也面有不悦之色,觉得小孩年纪轻轻就爱说谎话,并不是什么好事情。只有鲁迅先生,用筷子夹起了小孩吃了一口的鱼丸,发现确实是坏的,变质了。为什么别人的没有呢,或许只是因为鱼丸制造的时间不一样,而送上餐桌的这一碗刚好只有一个变质了,又刚刚好被小孩吃到了。当所有的大人都确认过鱼丸没有变质,就可以堂而皇之的斥责小孩,因为他们觉得是小孩撒谎了,所以需要教育改正,从来不都是如此吗?可是面对这样的局面,只有鲁迅先生决定去尝尝小孩子吃过的那个鱼丸,以确定真相到底是什么,而不是跟随大众,人云亦云,才会有了他的这一句“从来如此,便对吗?”的感悟。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iooj@foxmail.com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